各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1號建議案辦理工作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3月23日


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1號建議案

辦理工作方案

為辦好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關于大力發展創新型產業集群,推動武漢科教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的建議案》(以下簡稱1號建議案),結合工作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產業技術體系完備、產學研用一體化、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創新型產業集群,鍛造光電子信息、大健康和生物技術、綠色低碳、汽車、數字經濟等5大產業競爭新優勢,有力支撐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武漢力量。

二、工作任務

(一)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1.加快形成重大原創性突破成果。高水平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推進建設高端生物醫學成像等4個設施,推進磁約束氘氘聚變中子源等4個設施開展關鍵技術、實驗技術、實驗儀器設備等預研預制。以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湖北實驗室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為引領,形成功能完備、相互銜接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基地,充分激發原始創新、科研攻關、人才集聚、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溢出效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拓寬項目資金來源渠道,力爭重大基礎原創性成果集群式破解。(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人才工作局、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委外辦,各區人民政府〈含開發區、長江新區、風景區管委會,下同〉)

2.加快突破核心技術。聚焦我市優勢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聚焦未來產業技術創新發展,組織開展細分領域攻關,推行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掛帥制、賽馬制、定向委托制,組織實施10個科技重大專項和80個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加強原創性未來技術供給,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力爭取得突破性成果。(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3.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發揮科技領軍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需求為牽引、產學研協同,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企業技術中心、企校聯合創新中心、企業研究開發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探索建立企業常態化參與科技創新決策的機制。(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區人民政府)

(二)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1.加強供需資源雙向融通。堅持“產業出題、科技答題”建設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建立企業急需“卡脖子”技術和高校在研“撒手锏”技術對接機制,支持校企聯合開展面向市場的應用性攻關,形成產教融合良性循環。持續落實好科技聯絡員制度,打造專業化聯絡員隊伍,力爭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精準選派“科技副總”,助力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經信局,各區人民政府)

2.加強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建設。支持現有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深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提供服務。新建一批、培育引進一批、認定獎勵一批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形成技術轉移服務鏈條。(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各區人民政府)

3.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廣科技成果所有權或者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示范,探索建設高標準技術交易市場,激發科技成果轉化活力,打通基礎研究成果向產業化轉化發展的通道。發揮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體制機制及資源優勢,加快建設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等中試平臺,新增備案50個、重點新建10個市級中試平臺。完善科技創新容錯機制,推動科技成果高質量產出。(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教育局,各區人民政府)

(三)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

1.加大高新技術企業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輔導機制,擴大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和規模,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3萬家。動態遴選科技領軍企業,支持組建協同創新聯合體和穩定配套聯合體,主動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爭取國家重大創新基地和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創新發展。(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各區人民政府)

2.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力求破除民營企業面臨的各類障礙和隱形壁壘。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技術和產品采購力度,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9000家以上。(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各區人民政府)

3.推動金融資本高效賦能。強化金融資本引導作用,發揮好國有資本“頭雁”帶動效應,設立總規模300億元的武漢基金,放大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作用,提升“投早、投小”比例。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武漢產業發展基金等金融機構和投融資平臺,共同組建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大力吸引股權投資機構在漢聚集發展,鼓勵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不斷改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條件。支持知識產權相關金融創新,發展知識產權證券化服務中介機構,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新模式。(牽頭單位:市地方金融局、市政府國資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各區人民政府)

(四)推動重點產業集聚發展

1.科學規劃引導。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求,明確區域發展重點,探索實行差別化產業項目用地供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以新換舊、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成長,建設光電與醫療裝備未來產業科技園,爭創未來產業先導區,培育發展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產業新賽道。持續抓好“兩個一百平方公里”工業園區建設。(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各區人民政府)

2.健全產業鏈協調機制。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政策鏈整體戰略設計。加快培育領軍式鏈主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圍繞鏈主企業開展配套服務,不斷延鏈補鏈強鏈。以補齊全鏈條短板為目標,定向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家。堅決實施“一鏈一策”,健全鏈長工作機制,提升服務質效,實現重點產業鏈協調機制實體化運作。(牽頭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區人民政府)

3.推動產業集群提能升級。強化重點產業集群技術研發,支持加大技改投入,實施技改項目550個,爭創國家首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鼓勵開展先進標準研制,搶占產業標準制定話語權。鼓勵組建高科技產業創新聯盟,匯集政企研學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動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發揮區域科技資源優勢,建立與國際規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引入國際國內重點關聯企業,支持產業集群抱團搶占國際國內市場。(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各區人民政府)

(五)加快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

1.培育引進高水平創新人才。在科技人才引進中探索建立知識產權評議和服務機制,運用知識產權大數據繪制人才圖譜,精準引進“高精尖缺”科技人才。打造以院士專家為引領的高端創新人才隊伍,對接國際國內一流高水平大學資源,開展建立武創院惟楚學院前期研究。強化校企合作,聯合培養人才,積極引進人才,爭創國家級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深入實施“武漢英才”計劃,設立曙光計劃專項,吸引集聚10名左右戰略科技人才、200名左右科技領軍人才、500名左右優秀青年人才。(牽頭單位:市人才工作局;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各區人民政府)

2.健全人才激勵保障機制。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斷優化改進人才分類評價機制,以更開放的姿態引進駐留科技英才。將科技創新實效納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校教師的考評指標,推廣人才“注冊制”與人才動態評價“積分制”。落實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政策,創新重點人才收入分配制度。(牽頭單位:市人才工作局;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各區人民政府)

3.強化人才服務機制。加強公共服務資源統籌,加大對突出貢獻人才的宣傳與激勵力度,建立跟蹤包保服務機制,實時掌握人才訴求,及時解決人才工作生活問題。(牽頭單位:市人才工作局;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各區人民政府)

三、工作安排

(一)工作部署階段(2023年3月底之前)。研究制訂1號建議案辦理工作方案,組織召開辦理工作動員部署會,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各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根據分工制訂辦理工作方案。

(二)具體辦理階段(2023年4—11月)。各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按照方案要求認真開展辦理工作。市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同志適時帶隊檢查辦理工作情況,對重難點問題開展協調、督辦。適時邀請市政協領導及委員視察辦理工作。

(三)總結匯報階段(2023年12月)。各辦理單位形成1號建議案辦理工作年度總結,在此基礎上形成總結材料,邀請市政協領導以及委員視察并接受滿意度測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人民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市科技局局長任副組長的1號建議案辦理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具體組成人員名單附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科技局辦公,負責統籌推進各項辦理工作。

(二)明確工作責任。各區人民政府、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根據本方案的總體部署和責任分工,制訂1號建議案具體辦理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落實工作措施,并于2023年3月31日前將具體辦理工作方案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三)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協調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及時通報辦理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辦理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建立議案辦理信息報送、工作月調度、情況季通報等制度,定期向市政協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強協同配合,優質高效完成辦理,及時公開辦理成效,接受群眾監督。


市政協第十四屆二次會議1號建議案

辦理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

組??長:陳勁超??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

副組長:張明武??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盛繼亮??市科技局局長

成??員:李??軍??市委外辦副主任

????????徐??超??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長

????????張文波??市發改委副主任

????????李定君??市教育局副局長

????????陳??蓉??市科技局副局長

????????蘇新威??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

????????劉曉紅??市財政局總會計師

????????祝??民??市人社局副局長

????????周??強??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副局長

????????喻??峰??市招商辦副主任

????????龍??眉??市政府國資委副主任

????????陳保國??市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

????????魏??森??市地方金融局副局長

????????李首文??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王豐偉??武漢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

????????王德強??長江新區管委會總工程師

????????李緒杰??江岸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曹??建??江漢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孫??嘉??硚口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黃??翀??漢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陳??磊??武昌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朱海林??青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戴意濤??洪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趙永強??蔡甸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李世濤??江夏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郭小平??東西湖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邵??峰??黃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李先勇??新洲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盛繼亮同志兼任。領導小組成員如有變動,由成員單位接任工作的同志遞補,不另行發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