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現將《深入推進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發展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執行。

???????????????????????????????????????????????????湖北省科技廳

?????????????????????????????????????????????????2021年11月15日


深入推進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發展工作方案

按照《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國科火字〔2015〕163號)規定,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是在一定地域范圍內,針對國家鼓勵發展的細分產業領域,通過政府組織引導、各方優勢資源匯聚、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形成的具有區域特色和產業特色、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顯著支撐和帶動作用的產業集聚區。基地具有明確的建設領導與協調機制,編制了較為完善的發展規劃,具有鮮明的產業特色,主導產業年總營業收入超過30億元或本地產業占比超50%,有較完備的科技服務體系,有以企業為核心的技術創新體系、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等條件。為進一步發揮基地在支撐我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突出作用,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現就深入推進基地發展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省委十一屆七次、八次、九次全會精神,圍繞“51020”現代產業集群發展,充分發揮我省在科技創新資源和配套服務體系等方面優勢,加快地區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集聚創新資源、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培育和支撐特色優勢產業,以基地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以縣域經濟發展帶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服務縣域經濟的能力與水平。

二、發展目標

優化基地功能布局,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省新增12家左右特色鮮明、在全國有影響的基地,總數達到30家,打造形成具有區域特色和產業特色、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化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成為高新區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三、做強基地優勢特色產業

(一)開展產業共性技術攻關。瞄準基地發展中的共性關鍵技術難題,在省重點研發計劃、揭榜制等項目實施中予以重點支持,加快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做大做強特色產業鏈條,穩定供應鏈,有效支撐基地的發展韌性和競爭力。

(二)推進產業技術應用服務。圍繞基地主導及特色產業,統籌開展聯百校轉千果系列活動,推動基地精準承接和轉化高校院所先進科技成果,服務于基地產業發展。圍繞基地發展重點產業領域,培養專業化技術經紀人隊伍,提升成果承接和轉化服務水平。

(三)實施科技金融滴灌行動。發揮湖北科技創新發展基金、新一期國投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成果轉化基金作用,進一步加大對基地內種子期和初創期科技企業投資力度。加強金融機構與核心企業對接合作,提高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度。

(四)培育主導產業集群發展圍繞“光芯屏端網”等重點技術領域,推動各類創新資源向基地集聚,以基地為抓手,打造若干技術含量高、特色鮮明、競爭優勢突出、增長潛力巨大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形成支撐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后備力量。

四、培育壯大技術創新企業

(五)著力打造產業龍頭企業。積極推動基地內龍頭企業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牽頭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成為引領帶動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促進產業鏈專業化協作水平和基地整體創新能力提升。

(六)加快提升基地高企密度。進一步完善基地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便利化措施,積極推進基地內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減免政策的落實,組織開展“科技助力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系列培訓基地專場,提升縣域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與認定質量。

(七)加大科技中小企業培育。建立完善基地內高新技術企業后備企業庫,凡入庫培育企業實行動態管理、跟蹤服務,形成“發現一批、服務一批、推出一批、認定一批”的培育機制。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支持力度,重點向基地內企業傾斜。

五、加快構建技術創新載體

(八)大力推進創新平臺建設聚焦新興領域發展方向,積極鼓勵基地內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產業創新聯合體。推動以產學研合作為組織形式的各類惠企政策落實,在基地內構建起以公共服務平臺為基礎,以研發平臺為引領,以產業化平臺為主體,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開放高效的完備體系。

(九)建設企業培育服務平臺。鼓勵基地內孵化和創新創業機構通過自建或與高校院所、企業等聯合共建的方式,搭建科技條件平臺及中試轉化基地,完善技術創新鏈條,建立開放共享機制,提高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術服務水平。

六、完善人才服務支持體系

(十)積極培育科技領軍人才聚焦基地內重點產業鏈和關鍵技術領域,遴選一批成長性好、創新思路清晰、產學研合作成果顯著、具備持續創新能力或成果轉化能力、預期效益明確的“雙創戰略團隊”,給予資金、科研項目、平臺等系統支持,引導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向基地一線集聚。

(十一)加大人才招引落地力度建立基地人才需求信息庫,針對性地組織高校院所科技人才與企業對接,每年選派農村科技特派員,基地解決產業發展中的相關問題,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加強基地建設組織管理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省科技廳統籌負責基地的申報及管理工作。地方各級科技部門要高度重視基地的申報工作,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做好動員部署,積極推進。

(十三)建立監測機制。根據各地區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等情況,建立完善基地培育建設的動態更新機制,不斷提高后備培育基地的創新發展水平,支撐特色優勢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十四)強化政策激勵。對于新獲批和績效考核靠前的基地,在縣域科技創新考評、科技中介機構布局、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布局中同等條件優先予以考慮;在省重點研發計劃中對基地內高新技術企業或已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予以重點支持。

(十五)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公開發文、政府網站、大眾傳媒等方式向全社會宣傳基地建設的目的與意義,擴大影響力。利用電視、網絡和報紙等大眾傳媒,以及召開新聞發布會、表彰會、推介會等形式進行宣傳,樹立標桿、弘揚典型、表彰先進,為基地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